城市主次干道灯光璀璨,海湾大桥“彩带”闪耀,街巷小区沐浴在柔和的灯光中……50800盏路灯犹如“城市眼睛”,点亮了整个市区。然而,在这流光溢彩的美丽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。跟湛江装修网小编一起来看行走在夜色中的路灯养护工人,了解守护“城市眼睛”背后的故事。
回家的路亮堂堂 华灯齐上有格调
昨天,一到晚上七点,赤坎区振兴路两边的LED路灯齐刷刷亮起来,笔直平坦的道路被照得通亮,路上车辆往来穿梭,人行道上行人慢悠悠地行走,道路两旁居民小区绿地里时时传来小孩子的笑声。住在振兴路周边楼盘的周女士牵着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,她笑着说:“以前,这里一条小街巷,泥泞不堪,晚上没有路灯,漆黑瞎火,现在多好啊,道路通畅,路灯明亮,这才是‘回家的路’!”
家住赤坎金沙湾小区的陈太太,晚饭后和家人一起到附近散步。她说:“现在的市区道路宽敞平坦,不仅路灯特别亮,还有多彩的射灯点缀,夜幕降临,华灯齐上,夜景有格调、有品位。”
以前,市区夜景灯光亮化建设滞后,许多路段和建筑的灯光系统都较为零散,尤其是主干道与次干道反差较大,整体风格很不协调。自2013年以来,我市重点对城区重要地标建筑、沿街楼体进行了霓虹灯、轮廓灯、泛光灯等亮化包装,着力营造色彩丰富、点线结合、动静相宜的亮化夜景。游走在夜色中的湛江,从赤坎金沙湾到人民大道,从海滨大道到霞山观海长廊,一串串街灯亮了:市区霓虹闪烁、灯光璀璨,让人沉醉……
守护“城市眼睛” 确保市区亮灯率超95%
昨天晚上八点半,到赤坎海北路赤坎区法院门前路段,见到一辆中型的高空作业车辆停靠在路边。在高空作业平台上,一名工人戴着头盔专心致志地检测灯具。经了解到,每天傍晚,当路灯亮起时,他们就出发了。在他们的眼里,路灯就是这座城区的“眼睛”,而他们的工作,就是要让它更加明亮。
在路灯养护岗位上工作13年之久的王班长和数名工人在作业平台下方防止行人进入作业区域。“以前的路灯不亮,换灯泡或者换配件就可以,现在LED灯则需要把整个灯具拆卸下来换上新的,旧的就运回厂家进行维修。”王班长说。这时,一声急促的叫声传来,“有电流、有电流!”王班长立即往回跑,边跑边说:“小心,我去把总闸关了!”很快地,王班长又跑了回来,满头大汗蹲在灯杆下细细检查线路。
“巡视、维修、养护路灯,是我们的本职工作。曾经遇过某条道路的电线保险坏了,所有路灯都不亮,我们就不断地上车下车、上车下车进行逐一检查维修,回到家已疲惫不堪了!”路灯重新亮起来,是路灯养护工人最高兴的事了。目前,主城区50800盏路灯的正常运转,靠这43名维修班工人的抢修和维护,凛冽的寒风下、夏日的酷暑中,他们每天对市区的路灯和景观灯进行巡视、巡修,确保市区亮灯率在95%以上。
城区亮化工程继续推进 路灯管理也要“智能化”
近年来,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,作为道路配套设施的路灯也相应增加,到目前,城区主次干道已基本实现路灯亮化全覆盖,主、次干道装灯率达100%。但由于条件限制,我市城区部分小街小巷没有安装路灯。此外,由于部分小街小巷的路灯建设和改造时间早,设施配套滞后,加之经久使用存在一定的破损、不亮、缺失等现象;路灯多头建设造成管理不到位,特别是房地产建设道路所安装的路灯,大部分质量不达标,后期管理不到位,常有故障;时有偷盗电缆现象,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市民出行。此外,如今市区路灯日常维护只能依靠人力巡查,成本高、效率低。
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我市将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,启动智能化监测路灯系统的安装。所谓“智能化监测路灯系统”,即是“三遥监控系统”,遥控、遥感、遥测,改变传统路灯照明管理模式,提升路灯照明管理水平。
今年我市还要重点完成400条小街小巷的路灯安装,同时加强照明设施排危工作,对超期服役的照明设施进行排查;探讨市区亮化照明社会化管理模式。